文件名称: | |||
索引号: | 发文编号: | ||
公开目录: | 公开责任部门: | ||
发文日期: | 公开形式: | ||
生效日期 : | 有效期: |
针对老人健康食谱的设计,需遵循营养均衡、易于消化、口味清淡、控制油盐糖的原则,同时考虑老人牙齿功能、吞咽能力及常见慢性病(如高血压、糖尿病等)的饮食需求。以下是分餐的指导性食谱框架,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:
一、早餐(7:00-7:30):清淡易消化,提供基础能量
- 核心原则:以碳水化合物为主,搭配优质蛋白和少量膳食纤维,避免过油过甜。
- 推荐搭配:
- 主食:杂粮粥(小米、燕麦、南瓜等)、软米饭、发面馒头/花卷(少盐)、蒸山药/红薯。
- 蛋白质:水煮蛋、豆腐脑(少糖)、低脂牛奶/豆浆。
- 配菜:清炒时蔬(如菠菜、油菜)、凉拌黄瓜(少盐)。
- 注意:避免油炸食品(如油条)、过硬食物(如未煮软的杂粮)。
二、午餐(11:30-12:00):营养全面,荤素搭配
- 核心原则:主食粗细结合,肉类选择优质蛋白,蔬菜充足,控制盐分(每日不超过5g)。
- 推荐搭配:
- 主食:大米饭、杂粮饭(大米+小米/玉米碴)、全麦面条。
- 肉类:清蒸鱼(如鲈鱼、鲫鱼)、炖瘦肉(如猪瘦肉、牛肉)、炒鸡胸肉(少油)。
- 蔬菜:绿叶菜(如西兰花、生菜)、菌菇类(如香菇、金针菇)、根茎类(如胡萝卜、白萝卜)。
- 汤品:清淡汤(如冬瓜汤、番茄蛋汤),避免浓汤(如骨汤)。
- 注意:肉类每日不超过70g,蔬菜不少于300g;痛风老人减少嘌呤高的食物(如动物内脏、海鲜)。
三、晚餐(17:30-18:00):少量清淡,便于消化
- 核心原则:比午餐量少,避免辛辣、油腻,减轻肠胃负担。
- 推荐搭配:
- 主食:稀粥(大米粥、蔬菜粥)、软面条、蒸南瓜。
- 蛋白质:豆腐、鸡蛋羹、虾仁(少量)。
- 蔬菜:清炒或焯水蔬菜(如上海青、茄子)、凉拌海带(少盐)。
- 注意:晚餐后1-2小时再入睡,避免睡前过饱。
四、加餐(上午10:00/下午15:00):补充能量,适合咀嚼
- 水果:苹果(蒸熟更佳)、香蕉、猕猴桃(去皮切块)。
- 其他:原味坚果(如核桃、杏仁,每日不超过10g)、藕粉、芝麻糊(无糖或低糖)。
五、通用注意事项
1. 食材处理:蔬菜切碎、肉类切小块,过硬食物煮软(如杂粮提前浸泡),方便老人咀嚼和吞咽;避免带刺、带骨的食物(如鱼需去刺)。
2. 烹饪方式:多采用蒸、煮、炖、凉拌,少油炸、红烧(减少油脂和盐)。
3. 慢性病适配:
- 高血压:严格控盐,减少腌制食品(如咸菜、酱肉)。
- 糖尿病:控制主食量(每日200-300g),选择低GI食物(如杂粮、绿叶菜),避免高糖水果(如荔枝、芒果)。
- 高血脂:减少动物脂肪(如肥肉、黄油),用橄榄油、茶籽油替代普通植物油。
4. 饮水:每日饮水1500-2000ml(分次饮用,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),可喝温白开水、淡茶水。
此食谱可根据季节调整食材(如夏季多吃瓜类,冬季多吃根茎类),并定期征求老人反馈,灵活优化。老年人健康分餐指导性食谱计
老年人膳食指导